2009, 5-16 , 星期六

文章分類:舊文章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是一個很機車的人。

所以出版社找我做導讀或是寫序的下場有一半以上是以拒絕收場。

但還有發生過更慘的事情。

出版丹布朗《數位密碼》這本書的出版社寄了書給我,看我是不是願意推薦。

最後因為我看完之後一肚子火,不但拒絕推薦,後來還寫了一篇文章笑這本書…..

唉。

「Quis custodiet ipsos custodes.」 (Who watches the watchmen?)

這本書其實就是達文西密碼的作者丹布朗第一次踏入出版界的作品。

丹布朗其實是相當擅長於撰寫陰謀論的一位作者,在他的筆下將許多特定領域的人才熟知的陰謀理論和說法轉化成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邏輯與推論。花過時間研究陰謀論的人應該都會知道,許多陰謀論的說法聽起來實在像是偏執狂的白日夢,一般人根本無法接受,在這樣的狀況下,要讓大家相信歷史或是現實並非如同表面一樣委實非常困難。不過,丹布朗厲害的地方就是在於他用小說和解謎的方式來包裝,讓讀者跟著他一起經歷一整個推論過程,從資料不足到真相慢慢揭露,最後讓讀者覺得這結論是自己跟著一起推論出來,並且從而接受原先相當讓人難以相信的陰謀論真相。通常陰謀論者是很好的編故事者,但卻並不是很好的推論者,所以許多陰謀論中缺乏的就是強大而且完整的邏輯,但丹布朗能夠把更多的「可疑」史實用邏輯給連結在一起,這點就是非常厲害的專長。

就以達文西來說,歷史上一向對於這個人物有很多的懷疑。包括他的創作能力和對於發明的興趣都讓人覺得有點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感覺,他的發明設計中包括了戰車的雛形(運用的是斜型裝甲),包括了直昇機的雛形,甚至是高射速的機關槍等等。因為這種怪異的創造力,許多研究者都認為達文西的許多畫作其中隱藏著許多理論和背景。就像是性感女星珍妮佛‧嘉納所主演的「雙面女間諜」,整個故事內容環繞著據說可以控制地球未來的「蘭巴迪裝置」打轉,中世紀的發明天才蘭巴迪竟然可以預知未來和製作出數千年後依然可以運轉的機器,因此引起了全世界各個組織的瘋狂追逐和勾心鬥角。而其實這個所謂的蘭巴迪就是隱喻大師達文西。所以,達文西密碼中所描述的故事和背景其實並不是什麼創新之舉,但丹布朗所描述的故事顯然比較有說服力,這才是其厲害之處。

《數位密碼》這本書所描述的故事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tiry Agency,書的介紹不知道是怎麼搞的,還說美國國安局是虛構的機構,真是讓人覺得Orz……)所擁有的一套結合了數百萬個電腦運轉能力的解密機,在外人的挑戰下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困難‧‧‧故事的情節就不需要那麼深入介紹了,免得剝奪了讀者的樂趣。不過,這本書我真正推薦給大家去看的原因是:這可說是丹布朗創作的原點,讀者在書中可以看到非常多創作者崛起和成長的過程,這一點對讀者來說可說是額外的吸引力。譬如說書裡面對於解碼機的科技與電機方面的描述,看得出來丹布朗對於高科技的技術其實不夠擅長,經常會有一些看起相當生澀的描述。

除此之外,丹布朗的資料收集能力顯然在《數位密碼》的時候還在磨練階段,因此出了一些好笑的地方。書中的幾個日本人角色丹角苑正(他算是主角之一,是個因為原爆而肢體畸形數學天才)、九田創思等名字有沒有聽起來怪怪的?的確,沒錯,如果你去問日本人這幾個漢字的話,他們一定會告訴你根本沒有這種怪名字。因為當初丹布朗顯然只是從網路上抓了幾個羅馬拼音湊起來變成主角的名字;對於西方世界的讀者來說或許不怎麼重要,但是對於我們這些日本或是台灣讀者來說就實在很奇怪了。

不只如此,從這本書裡面的一些考證可以看得出來,丹布朗的興趣其實是在密碼學的部分,因此密碼學的部分都是非常精彩的推論,但其他的一些細節還是會有蠻明顯的錯誤的。除了前面所提到的日文人名考證的錯誤之外,他在書裡面也描述丹角苑正是在日本的同志社大學(Doshisha)作研究,同志社大學確實存在,也是日本相當知名的大學。但是,書中提到了丹角苑正寄信給他的一個重要聯絡人時,寫出他的EMAIL位址是et@doshisha.edu。但是,經常跟日本人聯絡的讀者這個時候就會發現,這個EMAIL是完全錯誤的,第一個,他並不知道只有美國許多的大學偷機所以可以用.edu的域名,所以最後面應該要加上jp的國名才對;然後,日本的學術單位用的是.ac的域名。所以,其實同志社大學的正確EMAIL位址應該是@doshisha.ac.jp。說實話,以一位觸碰到高科技領域的作家來說,犯下這樣的錯誤蠻難以想像的。

(感覺好像是個正妹

《數位密碼》一書中其實背後所隱藏的議題是數位時代的隱私權。丹布朗在這本書中並沒有針對這一點表達出明確的。而美國在911之後這個議題就變得越來越有爭議,因為人民的隱私究竟是否應該不計一切代價的保護?或者是必須要為了對抗邪惡的勢力(恐怖份子或是敵國)而犧牲部分人民的隱私權?事實上,故事中所描述的讓國安局頭痛不已的「電子邊疆基金會」就是確實存在的團體。電子邊疆基金會從過去到現在確實為了眾多法律所不及的科技犯罪或是被起訴的案例而努力。在遊戲界就曾經發生過一次類似的案例,Steve Jackson Games最擅長的就是GURPS這套紙上角色扮演遊戲系統,這套遊戲裡面有一個模組叫做「Conspiracy Theory」,裡面描述了各種在網路上、在討論區上常見的陰謀論,包括了政府在幕後控制一切等等常見的傳統陰謀論說法。


(這系列作品裡面包括了《天使與魔鬼》裡面為主軸的光明會)

結果,相當意外的是,美國國安局竟然率領大隊人馬衝入Steve Jackson Games的總部,扣押了他們所有的電腦和資料與記錄,完全不顧他們的遊戲即將上市,和未來設計的遊戲資料都在電腦內的抗告,直接將這些當作證物給扣押了起來。而實際上這家遊戲公司所做的事情不過是把這些流傳已久的故事整理成娛樂用的遊戲設定而已,受到這樣的懲罰實在是讓人難以想像。這時協助他們對抗美國政府這種類似言論控制的的就是電子邊疆基金會,所以,電子邊疆基金會其實並不如同小說中所講的一樣那麼負面形象,只懂得破壞美國政府的政策而已。


(我還認識EFF的創辦人,他的桌面是三個金髮辣妹←他的三個女兒還蠻正的說!

不過,美國政府之所以一直被人懷疑會有這麼多的陰謀,當然不僅是空穴來風而已。著名的梯陣系統就是其中一個讓人懷疑不已的系統。梯陣(Echelon)系統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它當初的誕生是為了設法從蘇聯和它的東歐盟邦的電子信號中攔截關鍵的外交和軍事通訊。(當然,這個系統早些年根本被徹底否認存在,近年來才慢慢被視作一個確實存在的系統)參與的單位據說包括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局、英國的政府通訊總部、加拿大的通訊安全局、澳洲的防衛訊號指導局、紐西蘭的政府通訊安全局等單位。這套系統透過全球的一百二十顆衛星,攔截全球幾乎所有的訊號(包括了網際網路、衛星通訊、大哥大、無線電、各種電視節目),並且針對其中的內容作分析。根據其中的一派說法,這些收取到的大量訊號會被數台關鍵性的超級電腦徹底的分析,針對某些關鍵字、特地地址、特定頻寬作全面性的監控。

當然,在冷戰結束之後,相關的應用就不再僅限於軍事方面了,甚至不僅限於所謂的敵人身上。曾經有媒體報導美國國安局特別成立了一個被稱為JAD的專案小組,利用梯陣系統,包括日本青森縣三澤美軍基地內從八○年代末期即陸續增建的衛星監視設備,監聽所有日本的經濟與政治通訊,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作法來讓美國在某些領域掌握先機。前美國中情局長甚至曾經承認,梯陣系統確實曾經用來監聽非美國企業的通訊,不過,他又隨即強調,這只有在對方已經確實重大違法,譬如說行賄等等的時候才會這樣做。但是,真正的問題就像是《數位密碼》中所提到的一樣,「誰來監督守門人?」有任何人能夠確保這些掌握一切情報動向的人們能夠不受到誘惑,真的只專注於他們的任務上嗎?近幾年的許多電影都在描述這樣的故事,因為確實有這樣的可能存在。

因此,在梯陣系統於八零年代末期正式曝光之後,歐盟議會進行了相當徹底的調查,在2001年五月的梯陣專題報告中特別提到,由於這類型全球監聽系統的存在,所以所有歐盟的居民都被建議要使用強化的加密系統,避免自己的隱私遭到破壞。

顯然歐盟議會對於這類型全球監聽系統還是覺得十分無力,因此在2004年的時候作出決議:撥款一千一百萬歐元,以量子理論來發展量子加密技術。相對於量子電腦是將電腦的運算能力加到極限,但量子加密技術則是製造出不管多麼強大的電腦也無法破解的密碼。原因很簡單,根據我們在高中就學過的海森堡測不準定律,由於量子的狀態實在太過微小,因此只要有任何外來觀察者意圖用任何方式介入觀察這個量子,這額外導入的能量就會讓量子的狀態改變,所以根本無法準確的觀察量子。當應用在加密技術上的時候,就只需要利用光子來傳遞訊息,這訊息中間只要有任何意圖攔截的干擾或是人為介入,都絕對會改變這段訊息的狀態;換句話說,接收者只需要透過檢查整段訊息中的固定幾個段落,就可以清楚的知道這些加密的訊息在中途已經被人攔截,從而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作出完全無法破解的密碼來。不過,這樣的理論也遇到實際上的問題,因為顯然中途要經過強波的過程就等於是破壞了密碼,所以經過量子加密法處理的訊息僅能傳遞有限的距離,而不能無限制的一直強化和傳遞。

不過,在量子加密法確實商業化之前,所有的訊息依舊不是絕對安全的。你知道除了收信人之外,還有誰在看你的信嗎?嘿嘿……

本次值星官來自Hardworking攝影大濕,感覺這妝化得很厲害,放這麼大也沒看到有奇怪之處…..

2048_4A452E0A-55C3-A67E-B5B2-D66871E82EF5

好文傳千里

Facebook 留言

追蹤我們的社群

追蹤我們的社群,了解最直接、最內幕的第一手消息

追蹤我們的社群

追蹤我們的社群,了解最直接、最內幕的第一手消息

購賣朱大衣服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