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7-30 , 星期三

文章分類:舊文章

這是2005年我替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所寫的一系列描述中文在全世界各地熱潮的文章,不過沒想到時空變遷,2008年八月一號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就要取消啦!所以特別在此發文一篇以資紀念,將來有機會我還會設法貼幾篇的啦!

科科科,內文揭露了與某人命運般的邂逅!

Lucifer

2005年我參加青輔會的一個全國巡迴演講,我特別勾選高中職的部分,希望跟更年輕的學生溝通創意,提供一個不同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可以更瞭解現在的高中生關切和瞭解的事情。北中南基本上我都跑過了,所以也算是看到不少事情。


(我得了寫文章不亂配圖就不行的病!)

不過,在這巡迴中我帶回的卻是不好的消息。雖然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都是跟專欄名稱一樣的現象:中文正紅。但是,根據目前的教育體系的設計和上級的規範看來,顯然台灣目前的狀況正好相反:中文不紅。

這些狀況當然報章媒體上都已經披露了。(這是我直接問學生說的,不敢保證絕對正確無誤,但這是第一線受教者的情報)國文課一周時數已經減到五小時,文言文的比例又要大幅減少。媒體上的消息是教育部九五暫綱預計取消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取消國學概要、應用文與文法修辭等舊有的選修課。學生也說,這樣的安排之後,對國文有興趣的人大概只能回家自己看感興趣的作品了。(但是後來改來改去我也不知道最後到底怎麼樣了)

說實話,我自己在高中對於很多文言文的作品也是一知半解,因為要考試而很痛苦的學習,甚至產生許多反感。但是,等到我在翻譯魔戒的時候,許多時候語感和文法被英文給「污染」的時候,我還是必須要靠著讀古文觀止來重新校對我的語感。因為,就算古文觀止不足以讓我的中文成為文言文一樣的優美,但打折再打折之後傳遞出來的文字還是足以成為適當的白話文。所以,對文言文的賞析和教學如果趁早打下一點基礎,即使在未來完全不會用上,但其影響力依舊會存在。

我在翻譯魔戒的那段時間最喜歡看的是李白的俠客行,那種俠客與刺客快意恩仇的意境和畫面,真他媽的太屌了呀!

趙客縵胡纓 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 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 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 持觴勸侯贏

三盃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 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 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 烜赫大梁城

縱使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閤下 白首太玄經


(以許多傳統文化作創作的鄭問也是超棒的,改天將專文介紹阿鼻劍劍劍劍劍…….)

經濟部推動創意文化產業,希望國內能夠靠著此產業和世界競爭,但教育部卻在持續的減少文化,少了文化的創意產業怎麼能夠與世界競爭?

韓國的戲劇出口從2002年1639萬美元,成長到2004年的7640萬美元,將近四倍以上,《大長今》帶來的旅遊、養生食品、授權等等的金額難以計算,《冬季戀歌》一劇就為韓國帶來超過十億美金以上的經濟利益。這些對外輸出的是什麼?當然是文化!而連一國語言都無法深入培植和教育的社會,怎麼可能輸出什麼文化?

不僅如此,《三國演義》的內容被韓國、日本改編,我們失去的不僅是商機,更是文化詮釋權。當規劃教材的人鬼上身瞎弄的時候,亞洲其他國家正在用他們的方式、他們的角度、他們的產品去詮釋我們的文化,而且正在大賺其錢!

說的直接一點,一個國家的文化和語言是要永久流傳的,而規劃錯誤政策的人就算活滿一百歲最後也不過是土裡的肥料,肥料們竟然可以改變永久流傳的資產,這不是很荒謬的一件事嗎?

日本目前學中文最流行的方式是藉由留學生的輔導,在咖啡廳用輕鬆聊天的方式來做中文練習和交談,這樣的方式不但壓力小,也成為家庭主婦和女性擴展社群和認識更多人的一個機會。

中文雖然在國外正紅,但卻在國內紅不起來;數月前在跟某位身兼多職:著名學者、人文關懷者、經常在報紙上投書的作家談過半小時之後,我發現或許找到了部分的解答。

中文在台灣不紅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些學者專家對英文的驚人執念。短短不到三十分鐘的時間,我聽到了幾句相當經典的評論:
「只有技職教育體系的學生才需要看中文本的書。」
「英文不好的學生是不能學電機的。」
「先進知識只能靠英文閱讀能力來吸收。」

我無意將中文學習與英文學習無限上綱到民族主義的層面;但是,如果只將外國語當成高等教育的至尊語言,實在很難想像這樣的教育界人士會影響到多少人對自己未來的規劃。如果,推廣英文的目的骨子裡其實是對不同背景學生的歧視,這樣的毒樹是長不出好果子來的。

而如果電機、資工這些領域的知識都要被一個外國語的緊箍咒給限制住,若是沒有語言能力就不能往這個領域發展,那這種知識歧視所造成的後果恐怕比教改更嚴重。要讓語言障礙的高牆倒下有許多方法,如果認為唯一的作法僅是讓所有人都具備爬牆的能力,恐怕太過天真了一些。

同樣天真的場景也並不僅是發生在一所學校,一個學者身上;我看過許多院長和校長非常驕傲的誇稱自己的學校和課系已經進行全英語教學,因此完全不需要中文的資料,學生已經為了這樣的教法而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能力。

然而,這是真相嗎?但實際上我聽過這些老師的口音,看過他們在國際研討會上面報告的表現、也跟學生聊過真實的上課情況。

實際上,教育部和各校一直錯誤的以為全英語教學才是所謂國際化衡量的指標,但如果學生連基本觀點都沒有搞懂,一堂管理學課變成英語聽力大考驗(加上老師的口音和學生的聽力互相挑戰),知識的傳遞要怎麼有效率的完成?在一個以中文為母語的國家中,教學機構連真正最基礎的知識傳遞沒有做好的時候,我不明白這種對英文的誇耀和錯誤的自信究竟會帶來什麼樣的好處?

是的,高牆應該倒下,但如果推倒高牆只是建立了更高的一堵牆呢?

我還是覺得蝙蝠俠裡面的一句話說的很好:

Either you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要嘛你英年早逝成為英雄,要嘛你長命百歲成為惡棍……

喔阿宅聚會由於報名過於踴躍,所以已經暫停收養阿宅!

好文傳千里

Facebook 留言

追蹤我們的社群

追蹤我們的社群,了解最直接、最內幕的第一手消息

追蹤我們的社群

追蹤我們的社群,了解最直接、最內幕的第一手消息

購賣朱大衣服傳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