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讀國中時,課本裡面有一篇文章:
叫做《與妻訣別書》,它是一個名叫林覺民的年輕人在出發革命前夕,寫給自己親愛妻子和兒子的一封信。
我小的時候,沒有談過戀愛,沒有兒子,也沒有老師認真的跟我解釋這背後的故事;所以這一課對我來說只是毫無意義的文字;我不懂得林覺民犧牲了多少,我也不知道陳意映從此被剝奪了什麼樣的幸福,我當然更無法想像那再也無法長大的林依新會怎麼思索那個極為疼他,但卻為了他的未來而離去的爸爸。
在我讀國中時,課本裡面有一篇文章:
叫做《與妻訣別書》,它是一個名叫林覺民的年輕人在出發革命前夕,寫給自己親愛妻子和兒子的一封信。
我小的時候,沒有談過戀愛,沒有兒子,也沒有老師認真的跟我解釋這背後的故事;所以這一課對我來說只是毫無意義的文字;我不懂得林覺民犧牲了多少,我也不知道陳意映從此被剝奪了什麼樣的幸福,我當然更無法想像那再也無法長大的林依新會怎麼思索那個極為疼他,但卻為了他的未來而離去的爸爸。
【後續補充】 朱學恆大大: 你寄的新書我家人收到了!
我補充一下近況。 後來東京六大學我錄取了明治大學、法政大學、立教大學三間大學,最後選擇近年實力比較好的明治大學就讀。